《东晋那些事儿》第十二集(终章):金戈铁马刘寄奴
[场景: 建康城,桓楚皇宫。新帝桓玄正大宴群臣,歌舞奢靡。殿下百官强颜欢笑,气氛诡异。而在京口,一座破旧军营中,十余条身影正于昏暗油灯下密谋]
[场景: 建康城,桓楚皇宫。新帝桓玄正大宴群臣,歌舞奢靡。殿下百官强颜欢笑,气氛诡异。而在京口,一座破旧军营中,十余条身影正于昏暗油灯下密谋]
旁白:“时间来到公元322年。镇守武昌的王敦,羽翼已丰。他眼见建康朝廷在晋元帝司马睿的操控下,重用刘隗、刁协等寒门子弟,试图组建一支‘扬州奴军’来制衡王氏兵权,那‘王与马,共天下’的默契正在被打破。一场以‘清君侧’为名的叛乱,已如箭在弦上。”
[场景: 长安,前秦皇宫。秦王苻坚端坐龙庭,殿下文武百官、各族酋长黑压压一片,匈奴、鲜卑、羌、羯、汉,尽皆臣服。其疆域北至沙漠,南抵江淮,西极西域,东尽辽东,版图之广,自刘汉以来未曾有也]
[场景: 建康城,淝水大捷的庆功宴上。钟鼓齐鸣,歌舞升平。谢安、谢石、谢玄、谢琰等谢氏子弟位列上席,接受百官敬贺,恩宠无极]
[场景: 建康,新亭。朝廷百官奉旨在此迎候入朝的太宰、大司马桓温。甲士环列,气氛肃杀,文武百官皆战栗失色,甚至有人窃语:“桓公此行,莫非是要诛杀王、谢,行篡逆之事?”]
[场景: 荆州江陵,刺史府内。桓温踞坐胡床,阅览四方舆图,目光如炬,志在千里。其人身长七尺六寸,眼如紫石棱,须作猬毛磔,顾盼之间,威势逼人]
旁白:“公元325年,刚刚以雷霆手段平定王敦之乱、为东晋带来一线中兴希望的晋明帝司马绍,不幸英年早病。临终前,他将年仅五岁的太子司马衍托付给了几个人,却未曾想,这个决定即将引发一场比王敦之乱更可怕的灾难。”
[场景: 长江之上,千帆竞渡,旌旗蔽空。盟主陶侃立于主舰船头,须发皆白,不怒自威。身旁温峤、庾亮、郗鉴等将领肃立,目光决绝]
旁白:“公元311年,永嘉之乱,匈奴人攻破洛阳,西晋王朝实质灭亡。中国历史上一次巨大的人口迁徙——‘衣冠南渡’开始了。一位名叫司马睿的皇室疏宗,在一位绝世天才的辅佐下,即将在这片陌生的江南土地上,开启一个名为‘东晋’的全新时代。”
[场景: 建康皇宫,灵堂素缟。太子司马绍于元帝灵前即位,是为晋明帝。年仅二十四岁的他,眉宇间并无悲戚,反而凝聚着一股与其父截然不同的沉毅果决]